东营科技职业学院2023版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订时间:二〇二三年四月
修订时间:二〇二五年三月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520802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实行学分制的,以修满规定学分为准,实行弹性学制。
(一)基本修业年限:3年。
(二)最长修业年限:在校累计年限不超过5年(含休学)。
四、职业面向
表 1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职业面向、行业与岗位类别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
医药卫生大类(52) |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5208) |
托儿所服务 (8020) 家庭服务 (8010) 妇幼保健院 (所、站) (8433) |
婴幼儿发展引导员(4-10-01-01) 保育师 (4-10-01-03) 家庭教育指导师 (4-13-04-03) |
1.婴幼儿托育机构托育师、育婴员、婴幼儿保健师早教机构早教师 2.早期教育家庭教育指导者 3.机构管理人员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居民服务业、卫生等行业的保育师、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健康照护师等职业,能够从事婴幼儿的生活照料、安全保障、健康看护、学习支持、家园共育及托育机构日常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健康管理观;
(3)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热爱婴幼儿,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的意愿;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健康的心理,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精神,自强不息,顽强进取;具有健康的体魄,能胜任繁重的工作和任务;
(5)尊重其他教师和家长,愿意与他们进行沟通和合作;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三)知识要求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国防安全教育常识、心理健康知识、创新创业知识;
(3)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了解国内外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的新理论和发展趋势;
(4)掌握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具备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能够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
(5)具备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6)掌握婴幼儿营养、伤害预防、安全防护、常见疾病的特点及预防等保健知识,树立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
(7)掌握婴幼儿心理学、生理基础、卫生与保健等基本理论知识;
(8)掌握婴幼儿游戏、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等活动组织的有关知识;
(9)掌握婴幼儿托育领域的教育内容、教育计划、教育组织、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10)熟悉婴幼儿保健相关的行政管理、后勤管理、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
(四)能力要求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够正确分析和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具备沟通反思能力,能够在工作中与婴幼儿及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并对自身问题进行及时反思;
(5)具有从事婴幼儿教育的管理技能,具有一定的班级管理、托育机构管理技能;
(6)具备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能够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为婴幼儿、家长等提供相关咨询与服务;
(7)具备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能力,能够对婴幼儿目前的身心发展水平做针对性的活动方案设计和实施;
(8)具备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9)具备科学的婴幼儿照护能力,能够开展膳食搭配、生活照护、疾病预防等工作;
(10)具备健康干预方案实施和健康随访能力,能够开展婴幼儿健康管理服务与指导,包括健康检查、健康风险评估等工作;
(11)能够正确地观察、评价婴幼儿,引导家长,并与其他保教人员共同建立婴幼儿良好的评价氛围,优化婴幼儿的生活与成长环境。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本专业公共必修课见表 2 所示。
表 2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公共必修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教学内容及要求 |
1 |
军事技能训练 |
2 |
2W |
开展队列训练、战术基础等军事技能练习,传授国防知识;设心理健康专题,讲解压力调节、情绪管理方法,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教师规范教学,关注学生状态;学生刻苦训练,掌握技能,积极参与心理课程,提升心理素质与国防意识。 |
2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8 |
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为主要内容,遵循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
3 |
形势与政策 |
1 |
40 |
本课程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讲授内容。按照教育部制定的高校“形势与政策 ”教育教学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重要纪念日,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当前政治经济环境,具备对基本政治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能力。 |
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 |
36 |
本课程主要介绍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知识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任务、总体布局以及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自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的一代新人,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
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52 |
全面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深入剖析“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关键内容,结合案例与时事,阐述其在各领域的指导意义。教师要准确阐释理论,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思考;学生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课后研读经典著作,将理论内化为自身信仰,树立正确三观,增强使命感。 |
6 |
体育
|
6 |
104 |
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体育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意志;促进学生个性完善发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经常性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建立科学的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观念,提高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之成为体魄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
7 |
人工智能导论 |
2 |
32 |
本课程具有前沿性与实践性的特点,需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动态调整讲授内容。依据教育部相关教学指导标准及高校公共课教学要求,结合智能服务、数据分析、自动驾驶等各行业典型应用案例,以案例教学与项目实操形式开展教学。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现状,具备运用基础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需求。 |
8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1 |
18 |
具有指导性与系统性特点,需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动态优化内容。依据教育部职业发展教育要求及高校公共课标准,通过职业测评、案例研讨开展教学。学生能明确职业定位,掌握规划方法。 |
9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
1 |
18 |
讲解就业市场分析、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求职知识;介绍创业政策、项目孵化、风险防控等创业要点,结合案例解析实战经验。教师需精准传授实用技能,搭建实践平台;学生要主动学习,参与模拟实训,明确职业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与创业素养。 |
10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养成优良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态、团结合作的意识、坚强的意志品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情绪调节能力;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合理规划职业发展、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学中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心理训练、心理测验、团体活动与学生个人反思相结合等形式。 |
11 |
军事理论课 |
2 |
32 |
本课程是一门集身体素质训练、习惯养成教育、国防教育为一体的必修课,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信息化战争、军事高技术和人民防空等。 |
12 |
劳动专题教育 |
3 |
48 |
本课程是让学生在一个周的时间内,参与各项劳动,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懂得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 |
13 |
美育 |
2 |
34 |
本课程是增强大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感性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艺术不仅涉及有关艺术知识,它还同一个人的感受能力、情绪状态、 深刻的理解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长期的艺术修养有关。 |
14 |
普通话训练与应用 |
1 |
18 |
训练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发音,学习轻声、儿化等音变规则;练习朗读、演讲等表达技巧,结合日常交流、职业场景应用实例讲解。教师需纠正发音,强化实践;学生要勤加练习,掌握规范发音,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能在不同场景熟练应用普通话。 |
15 |
国家安全教育 |
1 |
16 |
具有政治性与时效性的特点,需随国家安全形势变化调整内容。依据教育部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及高校公共课要求,结合国土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典型案例,以专题讲授与案例研讨形式教学。学生能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具备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
16 |
安全教育 |
2 |
32 |
具有基础性与实用性的特点,需结合安全事件动态更新内容。依据教育部校园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场景,以模拟演练与互动教学开展。学生可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具备应对常见安全风险的能力。 |
(二)专业(技能)课程
本专业必修课见表3所示。
表3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序 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教学内容及要求 |
1 |
婴幼儿心理发展 |
2 |
36 |
解析0-3岁婴幼儿认知、情绪、社会性等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讲解家庭、环境对其影响,传授心理行为观察与引导方法。教师需结合案例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要掌握发展规律,能识别异常信号,学会科学干预,促进婴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
2 |
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 |
2 |
36 |
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在线教学平台操作等数字化工具,掌握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场景的技术应用,解析技术融合教学案例。教师需演示实操,引导创新应用;学生要熟练工具操作,能设计技术融合的教学方案,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 |
3 |
婴幼儿生理基础 |
2 |
32 |
讲解婴幼儿各系统(呼吸、消化等)生理构造,生长发育规律与指标,感知觉发展特点,常见生理现象及健康养护要点。教师需结合图解与案例教学;学生要掌握生理发育知识,能判断正常与异常情况,为科学照护奠定基础。 |
4 |
教师口语 |
2 |
36 |
训练教师职业场景中的规范发音、语气语调,学习课堂指令、提问、沟通等表达技巧,涵盖家校对话、突发事件应对的语言艺术。教师需结合实例示范纠偏;学生要熟练掌握职业口语技巧,做到表达准确、亲和力,能高效开展教学与沟通。 |
5 |
音乐基础与婴幼儿歌曲弹唱 |
8 |
140 |
学习基础乐理、简单伴奏型,训练钢琴(或键盘)基础演奏;精选婴幼儿歌曲,教授弹唱技巧,包括旋律处理、节奏适配及互动式演唱方法。教师需示范弹唱结合,指导互动设计;学生要掌握乐理与演奏基础,能生动弹唱婴幼儿歌曲,适配幼儿特点,激发其音乐兴趣。 |
6 |
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 |
8 |
140 |
学习基础舞蹈动作、节奏训练,掌握幼儿舞蹈特点;教授创编方法,包括主题构思、动作设计、音乐选配,结合幼儿生活场景编排简单舞蹈。教师需示范指导,注重童趣性;学生要熟练基础动作,能创编贴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舞蹈,激发幼儿参与兴趣,体现教育性与趣味性。 |
7 |
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 |
8 |
140 |
学习简笔画、彩泥等基础美术技法,了解幼儿美术认知特点;教授创作引导方法,包括题材选择、材料运用,结合幼儿生活设计创作活动。教师需示范技法,注重启发性;学生要掌握基础技能,能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的创作课,激发幼儿想象力,体现美术教育的启蒙性。 |
8 |
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 |
8 |
140 |
学习钢琴基础弹奏技巧,练习幼儿歌曲常用和弦与伴奏型;教授根据歌曲风格编配简易伴奏的方法,结合幼儿歌曲进行实操练习。教师需示范指导,注重实用性;学生要熟练基础弹奏,能为幼儿歌曲编配适配伴奏,弹唱结合,增强歌曲表现力。 |
9 |
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与职业伦理 |
2 |
36 |
解读托育服务相关政策法规,剖析法规在托育场景应用。阐述职业伦理,包含职业责任、儿童权利保护、专业认同等要点,分享行业正反案例。教师结合实例深入讲解,引导讨论;学生要熟知政策法规,树立正确职业伦理观,能在实际情境依规行事,保障婴幼儿权益。 |
10 |
婴幼儿学习与发展 |
2 |
36 |
具有科学性与应用性特点,需结合儿童发展研究新成果动态更新内容。依据教育部婴幼儿托育专业教学标准及儿童发展领域相关规范,结合婴幼儿认知、语言、社会性等发展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案例,以情境模拟、观察实训形式开展教学。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婴幼儿发展规律,具备观察评估及科学指导婴幼儿学习发展的能力。 |
11 |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 |
2 |
36 |
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特点,需随婴幼儿健康养护理念更新调整内容。依据教育部婴幼儿托育专业教学标准及《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结合生长发育监测、营养喂养指导、常见疾病预防等实践内容,以案例分析与技能实操形式教学。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婴幼儿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具备开展健康护理及预防保健工作的能力。 |
12 |
托育机构组织管理导论 |
2 |
36 |
具有系统性与实践性的特点,需随托育行业管理规范更新调整内容。依据教育部婴幼儿托育专业教学标准及法规,结合机构组织架构、运营流程、安全管控、人员调配等核心模块,以案例研讨与模拟管理实操形式教学。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托育机构管理基本理论,具备初步运营和规范管理托育机构的能力。 |
13 |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
2 |
36 |
讲解不同月龄婴幼儿营养需求,辅食制作与添加原则,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技巧,常见喂养问题及应对方法。教师需结合实例示范,注重实操;学生要掌握营养知识,熟练喂养技能,能科学制定喂养方案,保障婴幼儿健康。 |
14 |
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预防 |
2 |
36 |
掌握婴幼儿免疫力提升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能够对婴幼儿开展“三浴”锻炼、抚触和被动操等保健工作;掌握婴幼儿各系统生理基础、疾病传染途径、常见病症状表现和预防等知识,能够对婴幼儿开展全日健康观察和晨午晚检,早期识别婴幼儿常见病,并开展预防工作;掌握婴幼儿生长发育、保健信息统计、健康档案管理、儿童健康检查和计划免疫等知识,能够管理和记录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并提醒家长按时进行儿童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熟悉婴幼儿健康状况和行为异常相关知识,能够对健康状况和行为异常的婴幼儿进行重点观察;掌握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识别和处理知识,能够识别常见传染病的症状表现,学会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
15 |
婴幼儿回应性照护 |
4 |
72 |
掌握托育机构生活环境布置、卫生标准、清洁消毒等知识,能够为婴幼儿提供整洁、舒适的一日生活环境;掌握回应性照料相关知识,能够照料婴幼儿的饮食、睡眠、盥洗、如厕、出行等生活活动,并在日常照料中与婴幼儿进行适宜的、有意义的互动;熟悉婴幼儿习惯培养相关知识,能够引导婴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
16 |
婴幼儿伤害预防与处理 |
2 |
36 |
掌握婴幼儿伤害预防相关知识,能够规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风险因素,并做好过程看护;掌握应急防护、避险、逃生、自救等知识,能够在必要的情况下,妥善进行应急救援;掌握婴幼儿伤害处理相关知识,能够合理处置各类婴幼儿伤害;掌握婴幼儿安全教育相关知识,能够开展适当的安全教育。 |
17 |
托育机构管理实务 |
2 |
36 |
掌握文化建设、班级管理、保育人员专业发展等知识,能够完成品牌与文化建设、教研组织、员工培训等专业管理工作;掌握托育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托育机构岗位职责和要求、财务基础等知识,能够运用数字化管理工具,完成制度建设、市场营销、薪酬与绩效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 |
18 |
婴幼儿游戏活动实施 |
4 |
72 |
掌握婴幼儿支持性环境创设相关知识,能够为婴幼儿创设适宜其早期学习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掌握婴幼儿学习与发展、游戏活动类型与实施等知识,能够引导婴幼儿参与韵律操、唱儿歌、听故事、对话、涂鸦、手工等游戏活动,以促进婴幼儿在身体、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
19 |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
2 |
36 |
掌握婴幼儿观察记录相关知识,能够合理使用描述法、判断法和取样法等对婴幼儿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掌握婴幼儿观察记录的分析和运用等知识,能够正确使用观察记录的结果,理解婴幼儿需求,不断改善和提升保育工作。 |
20 |
婴幼儿家园共育 |
2 |
36 |
掌握与照护者沟通的相关知识,能够依观察记录,与同事、家长交流婴幼儿每日基本情况和重要事件;掌握家园共育相关知识,能够组织开放日、家长会、家长课堂等共育活动,并开展亲子活动指导;熟悉科学育儿相关知识,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分享和宣传。 |
(三)课程思政要求
1.在专业教学中深度挖掘思政元素
从传统育儿智慧体现的文化传承,从优秀托育工作者关爱幼儿的事迹中提炼人文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对传统育儿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引导其在托育实践中传承仁爱之心,树立以幼儿为本的价值取向,以高尚道德情操投身婴幼儿照护。
2.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托育场景模拟、社区育儿服务等项目,强化社会责任感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特殊幼儿照护、普惠托育等社会需求,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彰显托育服务的社会价值。3.强调职业伦理教育
明确托育行业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违规照护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失职后果,自觉坚守职业底线。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诚信敬业态度,鼓励以专业服务赢得信任,推动托育行业规范化发展。引导学生意识到托育对幼儿成长、社会和谐的深远影响,践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责任。
七、教学时间安排及课时建议
(一)授课计划安排表
课程类型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课堂教学学时 |
考核方式 |
按学年、学期教学进程安排(周学时/教学周数)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理论 |
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16 |
18 |
18 |
18 |
18 |
20 |
公 共 课 程 |
公 共 必 修 课 程 |
1 |
军事技能训练 |
2 |
2w |
|
|
⊕ |
√ |
|
|
|
|
|
2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8 |
40 |
8 |
★ |
3 |
|
|
|
|
|
3 |
形势与政策Ⅰ、Ⅱ、Ⅲ、Ⅳ、Ⅴ |
1 |
40 |
40 |
0 |
⊕ |
讲座 |
讲座 |
讲座 |
讲座 |
讲座 |
|
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2 |
36 |
24 |
12 |
★ |
|
2 |
|
|
|
|
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52 |
52 |
0 |
★ |
1 |
2 |
|
|
|
|
6 |
体育与健康Ⅰ、Ⅱ、Ⅲ |
6 |
104 |
12 |
92 |
★ |
2 |
2 |
2 |
|
|
|
7 |
人工智能导论 |
2 |
32 |
16 |
16 |
★ |
2 |
|
|
|
|
|
8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1 |
18 |
18 |
0 |
⊕ |
|
1 |
|
|
|
|
9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
1 |
18 |
18 |
0 |
⊕ |
|
|
|
1 |
|
|
10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16 |
16 |
⊕ |
2 |
|
|
|
|
|
11 |
军事理论课 |
2 |
32 |
32 |
0 |
⊕ |
(2) |
|
|
|
|
|
12 |
劳动专题教育 |
3 |
48 |
12 |
36 |
⊕ |
讲座 |
讲座 |
讲座 |
讲座 |
讲座 |
讲座 |
13 |
美育Ⅰ、Ⅱ |
2 |
34 |
16 |
18 |
⊕ |
1 |
1 |
|
|
|
|
14 |
普通话训练与应用 |
1 |
18 |
10 |
8 |
⊕ |
|
1 |
|
|
|
|
15 |
国家安全教育 |
1 |
16 |
16 |
0 |
⊕ |
1 |
|
|
|
|
|
16 |
安全教育 |
2 |
32 |
32 |
0 |
⊕ |
(2) |
|
|
|
|
|
公共基础选修课程 |
限选课 |
大学英语Ⅰ、Ⅱ |
选修不少于4学分 |
2 |
68 |
68 |
0 |
★ |
2 |
2 |
|
|
|
|
高等数学Ⅰ、Ⅱ(理工类、经管、教育类) |
2 |
68 |
68 |
0 |
★ |
2 |
2 |
|
|
|
|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 |
1 |
32 |
32 |
0 |
★ |
2 |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1 |
36 |
36 |
0 |
⊕ |
|
2 |
|
|
|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
1 |
36 |
36 |
0 |
⊕ |
|
2 |
|
|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 |
36 |
36 |
0 |
⊕ |
|
2 |
|
|
|
|
职业核心素养 |
1 |
36 |
36 |
0 |
⊕ |
|
2 |
|
|
|
|
孙子兵法与企业文化 |
1 |
36 |
36 |
0 |
⊕ |
|
2 |
|
|
|
|
|
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 |
1 |
36 |
36 |
0 |
⊕ |
|
2 |
|
|
|
|
网络选修 |
网络选修课程不少于10学分:第一至第四学期期间修满10学分,建议第二学期选修3学分,第三学期选4学分,第四学期选修3学分 |
公共课合计(占总课时比例25.31%) |
48 |
696 |
490 |
206 |
|
21 |
14 |
2 |
1 |
|
|
专业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1 |
婴幼儿心理发展 |
2 |
36 |
36 |
0 |
★ |
|
2 |
|
|
|
|
2 |
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 |
2 |
36 |
16 |
20 |
⊕ |
|
|
2 |
|
|
|
3 |
婴幼儿生理基础 |
2 |
32 |
32 |
0 |
★ |
2 |
|
|
|
|
|
4 |
教师口语 |
2 |
36 |
18 |
18 |
⊕ |
|
|
2 |
|
|
|
5 |
音乐基础与婴幼儿歌曲弹唱Ⅰ、Ⅱ、Ⅲ、Ⅳ |
8 |
140 |
32 |
108 |
⊕ |
2 |
2 |
2 |
2 |
|
|
6 |
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Ⅰ、Ⅱ、Ⅲ、Ⅳ |
8 |
140 |
32 |
108 |
⊕ |
2 |
2 |
2 |
2 |
|
|
7 |
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Ⅰ、Ⅱ、Ⅲ、Ⅳ |
8 |
140 |
32 |
108 |
⊕ |
2 |
2 |
2 |
2 |
|
|
8 |
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Ⅰ、Ⅱ、Ⅲ、Ⅳ |
8 |
140 |
32 |
108 |
⊕ |
2 |
2 |
2 |
2 |
|
|
9 |
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与职业伦理 |
2 |
36 |
36 |
0 |
★ |
|
2 |
|
|
|
|
10 |
婴幼儿学习与发展 |
2 |
36 |
36 |
0 |
★ |
|
2 |
|
|
|
|
11 |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 |
2 |
36 |
36 |
0 |
★ |
|
|
|
2 |
|
|
12 |
托育机构组织管理导论 |
2 |
36 |
36 |
0 |
★ |
|
|
2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30.69%) |
48 |
844 |
374 |
470 |
|
10 |
14 |
14 |
10 |
0 |
0 |
专业核心课程 |
1 |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
2 |
36 |
16 |
20 |
★ |
|
|
2 |
|
|
|
2 |
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预防 |
2 |
36 |
16 |
20 |
★ |
|
|
|
2 |
|
|
3 |
婴幼儿回应性照护 |
4 |
72 |
36 |
36 |
★ |
|
2 |
2 |
|
|
|
4 |
婴幼儿伤害预防与处理 |
2 |
36 |
16 |
20 |
★ |
|
|
|
2 |
|
|
5 |
托育机构管理实务 |
2 |
36 |
36 |
0 |
★ |
|
|
|
2 |
|
|
6 |
婴幼儿游戏活动实施 |
4 |
72 |
36 |
36 |
★ |
|
2 |
2 |
|
|
|
7 |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
2 |
36 |
20 |
16 |
★ |
|
|
2 |
|
|
|
8 |
婴幼儿家园共育 |
2 |
36 |
36 |
0 |
★ |
|
|
|
2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13.09%) |
20 |
360 |
212 |
148 |
|
0 |
4 |
8 |
8 |
0 |
0 |
专业拓展课程 |
专业实践课程 |
1 |
职业认识实习 |
1 |
24 |
0 |
24 |
⊕ |
1w |
|
|
|
|
|
2 |
入学教育 |
0.5 |
0.5w |
|
|
⊕ |
√ |
|
|
|
|
|
3 |
毕业教育 |
0.5 |
0.5w |
|
|
⊕ |
|
|
|
|
|
√ |
4 |
专业实践劳动 |
0.5 |
0.5w |
|
|
⊕ |
|
|
|
|
|
|
5 |
岗位实习 |
20 |
480 |
0 |
480 |
★ |
|
|
|
|
|
20w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18.33%) |
22.5 |
504 |
|
504 |
|
1w |
|
|
|
|
20w |
专业选修课 |
1 |
奥尔夫音乐教育 |
选修6学分 |
1 |
36 |
16 |
20 |
⊕ |
|
|
|
|
2 |
|
2 |
感觉统合教育 |
1 |
36 |
16 |
20 |
⊕ |
|
|
|
2 |
|
|
3 |
经典绘本阅读 |
1 |
32 |
16 |
16 |
⊕ |
|
|
|
|
2 |
|
4 |
小儿推拿 |
1 |
32 |
16 |
16 |
⊕ |
|
|
|
|
2 |
|
5 |
幼儿文学 |
1 |
32 |
32 |
0 |
⊕ |
|
|
2 |
|
|
|
7 |
蒙台梭利教育 |
1 |
32 |
16 |
16 |
⊕ |
|
|
2 |
|
|
|
8 |
幼儿韵律操与体育游戏 |
1 |
32 |
16 |
16 |
⊕ |
|
|
|
2 |
|
|
9 |
幼儿园教师素质考核Ⅰ、Ⅱ |
2 |
64 |
64 |
0 |
★ |
|
|
√ |
√ |
|
|
10 |
新媒体运营 |
1 |
32 |
12 |
20 |
⊕ |
|
|
|
2 |
|
|
11 |
特殊儿童发展教育 |
1 |
36 |
16 |
20 |
⊕ |
|
|
|
|
2 |
|
12 |
托育机构环境创设 |
1 |
36 |
16 |
20 |
⊕ |
2 |
|
|
|
|
|
13 |
营销沟通技巧 |
1 |
36 |
36 |
0 |
⊕ |
|
|
|
|
2 |
1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7.42%) |
|
6 |
204 |
128 |
76 |
|
2 |
0 |
2 |
2 |
6 |
|
跨专业选修课 |
1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Ⅰ、Ⅱ、Ⅲ |
选修4~6学分 |
4 |
144 |
72 |
72 |
⊕ |
|
2 |
2 |
2 |
2 |
|
2 |
托育服务与管理行为规范 |
1 |
36 |
36 |
0 |
★ |
|
|
|
2 |
|
|
3 |
学前教育概论 |
1 |
36 |
36 |
0 |
★ |
|
|
2 |
|
|
|
4 |
书法Ⅰ、Ⅱ |
1 |
34 |
0 |
34 |
⊕ |
1 |
1 |
|
|
|
|
5 |
幼儿舞蹈创编 |
1 |
36 |
16 |
20 |
⊕ |
|
|
|
2 |
|
|
6 |
简笔画创编 |
1 |
36 |
16 |
20 |
⊕ |
|
|
|
2 |
|
|
7 |
幼儿歌曲弹唱 |
1 |
36 |
16 |
20 |
⊕ |
|
|
|
2 |
|
|
8 |
钢琴即兴伴奏 |
1 |
36 |
16 |
20 |
⊕ |
|
|
|
2 |
|
|
9 |
吕剧艺术 |
1 |
36 |
36 |
0 |
⊕ |
|
|
讲座 |
|
|
|
10 |
创意泥塑 |
1 |
36 |
16 |
20 |
⊕ |
|
|
|
2 |
|
|
11 |
托育机构品牌与文化建设 |
1 |
36 |
16 |
20 |
⊕ |
|
|
|
2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5.16%) |
|
4 |
142 |
88 |
54 |
|
1 |
1 |
2 |
6 |
0 |
0 |
专业课合计(占总课时比例74.69%) |
|
100.5 |
2054 |
802 |
1252 |
|
13 |
18 |
26 |
26 |
6 |
0 |
综合素质课程 |
根据《东营科技职业学院课程置换与综合素质学分认定管理办法》综合素质课程不少于12学分 |
12 |
|
|
|
⊕ |
√ |
√ |
√ |
√ |
√ |
√ |
学时、学分及周课时总计 |
160.5 |
2750 |
1268 |
1458 |
|
24 |
27 |
28 |
27 |
6 |
0 |
八、教学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原则上具有儿科学、妇幼保健医学、护理学、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年限的相应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达到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具有本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等教法改革;能够跟踪新经济、新技术发展前沿,开展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专业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机构或实训基地锻炼,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机构实践经历。
专任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专业带头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骨干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不低于90%,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团队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积极发挥育人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不断提升专业竞争力。
2.兼职教师
主要从本专业相关行业机构的高技能人才中聘任,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了解教育教学规律,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根据需要聘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制定针对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教学设施
1.教室要求:具备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条件。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具有互联网接入或无线网络环境及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安防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婴幼儿伤害处理实训室
配备音视频播放设备、投影仪、婴幼儿心肺复苏模型、创伤护理模型、婴幼儿观察床、物品柜、消毒柜、常用药箱、常用医疗器械及常用药品、医疗急救箱、氧气瓶、简易呼吸器、负压骨折临时固定装置、灭火器、灭火毯、烟感报警器、防烟防毒面具、强光手电、逃生绳、地震应急包、救生衣、防暴盾牌、防割手套、防暴棍等,用于婴幼儿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应急救援等实训教学。
(2)婴幼儿卫生保健实训室
配备音视频播放设备、投影仪、婴幼儿躯体模型和各系统模型、婴幼儿心肺听诊触诊模型、标准乳牙模型、婴幼儿观察床、物品柜、消毒柜、身长体重测量仪、皮脂测量仪、软尺、体温计、血压计、耳温计、听诊器、常用药箱、常用医疗器械和常用药品、防噎管、清洁消毒用品等,用于婴幼儿身体构造、生长发育测量、生命体征测量以及托育机构清洁消毒等实训教学。
(3)婴幼儿生活照料实训室
配备触摸一体机、音视频播放设备、投影仪、婴幼儿模型、婴幼儿服饰、膳食宝塔、食物模型,以及婴幼儿饮食、睡眠、盥洗、如厕、出行等所需设施设备与用品材料等,用于婴幼儿膳食搭配、营养成分计算、喂养、拍嗝、哄睡、盥洗、“三浴”锻炼、抚触与被动操、服饰与尿布更换、大小便清理、户外出行、有效互动以及托育机构生活环境创设、风险排查等。
(4)婴幼儿游戏活动实训室
配备音视频播放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布告栏(或黑/白板)、环创材料、大型婴幼儿活动器材、收纳柜、婴幼儿桌椅,生活类、音乐类、美劳类、科学类、建构类、体育类、角色类等玩教具和绘本等,用于婴幼儿游戏活动、早期阅读、艺术启蒙、行为观察、托育机构支持性环境创设、风险排查等实训教学。
(5)智慧托育服务与管理综合实训室
配备计算机或平板电脑、音视频播放设备、投影仪、茶几与沙发、布告栏(或黑/白板)、管理沙盘模拟教具、亲子活动器材、玩教具和绘本等,用于家园共育活动实施、亲子活动指导、托育服务与管理操练等实训教学。
3.校外实训基地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行与维护、网络安全管理与评估、网络安全应用开发、企业网络安全防护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实习基地应能提供婴幼儿保育、卫生保健、机构管理等与专业对口的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行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学校和实习单位双方共同制订实习计划,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实习单位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完成实习质量评价,做好学生实习服务和管理工作,有保证实习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依法依规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企业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制,完善教材选用制度,按照规范程序,严格选用国家和地方规划教材。确保选择的教材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要求。同时,学校可适当开发针对性强的校本教学资源。教材建设要适应职业教育教学需要,结合产业群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对原有教材进行更新,同时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共同开发、编写有特色的、高水平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专业教材。
2.图书资料配备要求
本专业相关图书文献配备,应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且定期更新。主要包括:《婴幼儿托育服务规范》、《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和《托育机构婴幼儿伤害预防指南(试行)》等行业政策法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育婴员》等职业标准;《幼儿健康管理基础》、《幼儿保健与护理》、《幼儿运动组织与指导》、《幼儿生活护理与保健实务》、《幼儿心理咨询与治疗》等与婴幼儿教育、保育相关的图书。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充分利用实景婴情库、学习通、护苗优线上精品资源库、智护安宝虚拟仿真平台等各类软件教学平台,支持使用网络素材库素材,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通过实操练习法、任务驱动法、模拟实训法、情景教学法等手段,助力学生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入“引、探、析、拓、评”的学习过程,同步渗透思政元素。构建虚实交替的教学场景,将模拟实操与真实实操有机结合,依托医养教协同评价体系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协同培养,为教学全过程提供有力支撑。
(五)学习评价
1.质量监控
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2.学生学习评价
借助精准教学平台实现全过程数据采集,将教师、学生、机构导师、医方导师四元主体参评模式,采用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评价内容突出职业能力评价,同时兼顾认知、情感、职业操守、出勤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要素、评价标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教师教学评价
根据《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关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若干规定》和《教师教育学院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程的通知》,多维度考评教学准备、教学规范、教学运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与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教学工作实绩。实行教师、学生、机构导师、医方导师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
(六)质量管理
建设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组织机构,突出持续性、全程性监控特点,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的经常化、规范化。实施“社会、学院、系部、学生”四方监控,“学院、系部、学生”三级评价,“用人单位、教师、家长、
学生”多向反馈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健全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企业技术专家与能工巧匠等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集中培训、参加教研活动、听课评课等方式、提高兼职教师的执教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师教育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指导下,院系教学质量督导组对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实行过程评价,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加强检查和评价,细化教师考核要求;强化教师的日常管理。
九、毕业要求
学生在规定的学业年限内,完成并同时达到如下要求,准予毕业:
1.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60.5学分;
2.毕业设计合格;
3.毕业顶岗实习合格;
4.符合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