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
幼儿初入幼儿园,焦虑苦恼,不愿来来园,你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幼儿入幼儿园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幼儿第一次每天长时间离开自己的父母,这对于孩子和家长都是一个难关。幼儿来到一个新环境,其心理受到一定的冲击,分离焦虑随之产生,往往表现为不喜欢去幼儿园,甚至会出现哭闹、身体不适、逃避、紧张、恐慌和采取能使其获得安全的行为。对于这种情况,我会通过不断的观察、分析、研究、提出对策,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对每个孩子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不同的幼儿尽早的摆脱分离焦虑。
首先,争取家长的配合,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请家长帮忙,在家里做一些幼儿的思想工作,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爱上幼儿园。不要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就意味着离开了依恋对象,或者是上幼儿园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等,同时将幼儿的生活作息尽量的和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相吻合。另外,要了解每个家庭及其幼儿的特殊之处,比如孩子的性格特点、喜好、家庭教养方式等。
其次,在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与家长一起帮助幼儿减少陌生感。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幼儿园活动,体验幼儿园生活。在活动过程中,我会积极引导幼儿与父母参加各种室内外活动,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通过这些活动有助于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规律,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激发幼儿的入园愿望,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幼儿的分离焦虑,使他们愉快地开始幼儿园生活。
最后,努力创设温馨舒适的班级环境。为了让幼儿有“家”的感觉,我会对班级的环境进行改造、布置,尽可能的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班级环境,如在班级中布置娃娃家,布置“我爱我家”的宣传栏,摆放电话以及各种各样幼儿喜爱的玩具,这样在幼儿来园时,会对班级环境有种亲切感,有利于减轻幼儿的焦虑与不安。
问题2
某幼儿做任何事情总是很慢,常常不能跟上大家的节奏,如果你是他的老师,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孩子形成做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的习惯,与年龄特点、个性特征、时间观念、教育方式都有关系。具体来说:
第一,孩子本身年龄的限制,动手能力较差。由于孩子年龄偏小,其神经、肌肉活动不够协调,同时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所以,导致做事情比较缓慢。对于这种孩子,家长和老师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要过分严苛,耐心地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先让孩子能做事,再要求孩子迅速的做事。
第二,孩子本身性格内向,做事不够自信,也可能造成孩子做事拖拉。这种情况下,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赏识教育,多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第三,孩子时间观念差,做事没有紧迫感。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的时间概念通常要到5岁左右才开始形成,而大约在8岁以后才逐渐稳定。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时间观念的培养,必要时规定其做事的时间,以便加快孩子做事的效率。
第四,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教育过于严格,批评多于鼓励,让孩子形成畏惧心理。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孩子因常被指责,从而失去做事信心,认为少做少错,自然动作拖沓、缓慢。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家长就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以鼓励为主,即使孩子有问题,也要注意指出的方式。
总之,对于孩子做事拖拉、磨磨蹭蹭的习惯,应抱以宽容之心,多一份鼓励和引导,少一份抱怨和苛责,只要多加锻炼和培养,这种行为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问题3
小朋友说"我不喜欢你,喜欢范老师"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首先,态度端正,不能心胸狭窄,要努力找到自身的问题,进行反省。可以与幼儿进行沟通,了解万老师的优点并积极学习。也可以自身去观察范老师的教育行为,发现并学习其优点和教育智慧。总之,遇到问题要勇敢面对,想办法解决。
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作为老师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反省才能了解问题,才能有所改进,这是教师成长非常重要的动力。作为一名即将成为教师的我,也会不断通过反省来提升自身。
问题4
一个幼儿上课回答问题不当,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教师应该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引导其他幼儿明白,态度是最重要的,小朋友只要敢于站起来回答问题,表达自己,就是最勇敢的。态度认真就值得表扬,不能轻易嘲笑自己的小伙伴,这是对人的不尊重。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情景,小朋友这样嘲笑你,你该多难过啊”,幼儿学会移情,换位思考,也是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促进。教师要做的是循循善诱,而不是直接斥责嘲笑小朋友的不当行为,最重要的不是制止,而是让他们理解并改正。
问题5
有的小班幼儿经常尿湿裤子,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幼儿年龄小,生活上有这样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幼儿老师,我会努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多种形式告诉幼儿,当小肚子紧紧或者痒痒的时候,就要去小便。并在一日生活中及时提醒幼儿去如厕。和家长交流沟通,在家里也要帮助幼儿形成及时排便的好习惯,做到家园共育。